首页 > 研学 > 海口火山公园研学收获 海口火山地质公园研学旅行

海口火山公园研学收获 海口火山地质公园研学旅行

  • 研学
  • 2024-11-01 22:56:09
  •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海口火山公园研学收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海口火山公园研学收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海口适合游学的地方?

    1 湿地植物博物馆+长影100电影主题博物馆/海上丝路一日研学游;

海口火山公园研学收获 海口火山地质公园研学旅行

    2 红树林科普教育基地+椰子研究中心两日研学游;

    3 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研学基地+甲子救援机场两日研学游;

    4 海口市国家帆船基地公共码头两日研学游;

    5 火山口地质研学基地+火山村两日研学游;

    6 红树林科普+火箭发射科普基地两日研学游。

辽宁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怎么样?

朝阳古生物化石地质公园

位于辽宁西部的朝阳市,公园占地面积70公顷 ,主要

地质遗迹

面积207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为古生物化石、含化石地层、

地质构造

。地质公园由上河首古生物化石园区、四合屯古生物化石园区、凌源大杖子园区(均为著名的“

热河生物群

”化石的主要产地)、AAA级的凤凰山园区及槐树洞风景区组成。地质公园集人文、历史、风景名胜和地质遗迹于一身,是理想的休闲、旅游及科普教育基地。

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就位于朝阳市龙城区龙鸟大街100号,主要地质遗迹为古生物化石、含化石地层、地质构造,公园总占地面积900亩。

主要景点有 地质长廊观景台,是世界上最大的地质长 廊、外形依据朝阳出土的代表性化石——凌源潜龙的形态设计建造而来。整个地质长廊的核心部分——地层剖面,展示了一个原始的化石挖掘。置身其中,真切精致的古生物化石让您得以近距离探求远古生命的信息和奥秘,可以说您是站在化石上面来欣赏化石。

古生物化石博物馆设六大展厅:科普地球厅、恐龙帝国展厅、木化石展厅,热河生物群展厅、古植物化石展厅,精品人文化石展厅。陈展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生物化石标本,其中最为著名的“辽宁古果”及“中华龙鸟”便珍藏于此。在这里,您还能体验到地震发生的瞬间变化,观看到模拟火山的喷发过程。

木化石林,拥有木化石1200余株,气势磅礴,堪称世界第一木化石林。

地质剖面展示厅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上河首村民在此取土时,发现一块酷似鸽子的精美石板,这就是现今闻名遐迩的鸟化石。2000年初,大量珍贵的古生物化石标本在此被发掘,该展厅就是在原发掘现场旧址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建设的,并以图片和实物标本再现了当年的发掘情形。

能问这个问题,想必题主对古生物化石是很感兴趣的。辽宁是盛产古生物化石的地方,古生物学上很多重要的发现都是在辽宁。说到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这是一方神奇的土地,是地球上第一朵花绽放和第一只鸟起飞的地方(世界最早的被子植物化石“辽宁古果”和世界最早的鸟类“中华龙鸟”都在此地发现)。除此之外,公园还发掘了中生代晚期大型恐龙动物化石、热河动物群生物化石以及硅化木。

▲辽宁古果化石 以及 中华龙鸟复原图及化石

【古生物化石博物馆】

博物馆建筑面积1.23万平方米,分科普地球厅、恐龙帝国展厅、木化石展厅,热河生物群展厅、古植物化石展厅,精品人文化石展厅六大展厅。馆内陈展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生物化石标本,其中最为著名的“辽宁古果”及“中华龙鸟”便珍藏于此。

辽宁古果生存年代为距今1.45亿年的中生代,比以往发现的被子植物早1500万年,被国际古生物学界认为是迄今最早的被子植物,就此为全世界的有花植物起源于辽宁西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中华龙鸟生存于距今年内1.4亿年的早白垩世,1996年在中国辽西热河生物群中发现它的化石,开始以为是一种原始鸟类,后经科学家证实为一种小型食肉恐龙。其它动物化石有凌源潜龙、禽龙、鹦鹉嘴龙等。各类古生物化石众多,令人目不暇接,简直是观赏古生物化石的天堂。

▲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内部

▲公园内摆放的大型恐龙化石模型

朝阳是化石之都,化石资源十分丰富。喔前几天写了一篇关于朝阳化石公园的文章,介绍的比较全面。现转发这里,供参考!http://m.toutiaocdn.net/item/6543731925280883204/?iid=30262621339&app=news_article×tamp=1524565218

今年国家如何解救旅游行业?

我看还是自救比较好!

因为受疫情影响,需要国家救助的地方太多了,首先旅游业要自强自立。开动脑筋挖掘当地资源,招揽当地游客。像我们当地的国家AAAA级景区,中国最美乡村大梨树田园风光,本地集体办年票每人仅20元,绝对的亲民的价格。老百姓奔走相告,七大姑八大姨连串办。这样那里的餐饮服务业都好过了。

2020年注定是个不寻常的一年,考验着各行各业,特别是餐饮服务旅游业,谁能在自救上做足了功夫,度过当下的难关,谁就是胜利者。

面对当下疫情,全国大多数地方很快迎来旅游季节的到来。在此期间,第一要解决生存问题。在困难的时候,生存是第一位的,不要想赚钱,那是以后的事。

从清明节的黄山和西湖看,久宅的人们很渴望出门旅游。但是全球疫情不容乐观,所以还是会有一定限制的。杭州这边的旅游业是这样做的:

1.大部分著名收费景区改为五一前不收费。一定程度上,既舒缓人流,又推动旅游业。

2.要提前一天或几天预约,不同的景区,采取不同的措施,比如雷锋塔每个整点只限100个人。有的景区是承载量的30%。避免人员密集。

3.可能会一地一策,酌情开放,比如:部分景区可能不开放。

期盼疫情早日结束,我们可以像从前一样回归大自然。


对这个问题,我想这样回答。

回答之前,首先需要明确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需要明确旅游涉及什么产业或要素。这里大致涉及游客人群、交通、住宿、饮食、景点、OTA平台和旅游商品等,这才是相对完整的旅游产业。二是旅游产业动起来的环境要素是什么。这里面包括疫情防控效果、国家政策、旅游产业企业自身的自救能力和旅游人群意愿等几个主要方面,就是疫情、政府、企业和客源的问题。

大家知道,旅游行业是与餐饮、娱乐、教育等一样受冲击最大的,需要国家出手,国家也该扶持。目前国家与地方相继出台了扶持政策,政策的梳理这里不再做了。成型的东西,搜一下就有。

我想谈谈国家政策预判。

首要是把疫情防控好,这是旅游大环境。我们国家做的不错,还在做。欧美现在疫情正炽,何谈旅游业发展,经济都停下来了。没这个大环境,修复很难。

其次,政策如何扶持。一是银行对旅游产业会在利率上下调,放款银行信贷,给予金融政策上的支持。这里支持力度不会一样,会根据评估对损失大的给予大的支持,也许景区、酒店、OTA和旅游交通是重点。二是税收也许会减免。三是资金补贴。这个适合地方上去做,对景区予以门票补贴,类似消费券。四是推进旅游升级,上旅行智能溯源的大数据系统。这即是是产业,也是管理手段。

第三,及时发布疫控和旅行信息,不断统一旅游安全查验的标准化流程。这也需要国家来做,单个企业做不了。

做到这些,国家就尽力了。但国家也难。仅靠国家做,这只是经济面和社会面上的。剩下就是企业自救或转型,再有就是人们旅游信心恢复情况了。

不管如何,既然面对疫情,终是一场灾难,损失是肯定的,挽回几不可能。唯有寻求机遇,自我求变来生存与发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海口火山公园研学收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海口火山公园研学收获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