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8岁女孩研学骨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8岁女孩研学骨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编者按:八九十年代课程很少,但是音体美劳课程从没停过。进入21世纪,课程越来越多,音体美劳却或明或暗被迫取消,这是教育的倒退吗?
“体育教师生病了,这节课我来顶他的课”
“体育老师生病了,这节课由我来顶他他课。”,这句话是目前中小学校中说得最普遍的一句话。“你的体育是语文教师教的”,这句话一点都没错。学生们听到“体育老师又病了”这句话的时候,恨不得马上捐钱给体育老师去看病。他们哪里知道,体育教师是“被迫生病的。”,这就是应试教育的后遗症。应试教育的课程,什么都不重要,拿来考核绩效的考试才重要,为了升学率,为了成绩,教师们哪里还管学生的身体健康怎么样,哪里还顾得上体育老师怎么样?
“体育课老实的呆在教室里,哪里也不要去,等下出问题谁负责得了?”
当班主任生病的时候,体育老师“不生病”的时候,他们又会说““体育课老实的呆在教室里,哪里也不要去,等下出问题谁负责得了?”,这又是一个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校闹的原因。似乎只要学生在学校里发生任何事情,家长都要到学校闹一番,想办法叫学校赔偿医药费。这就使得体育课学生要么体育老师“生病”语文教师顶课,要么就是体育老师没病,学生们呆在教室里哪里也不做去。
学生想上体育课为什么那么难?
离2019年秋季学期开学还有一周多的时间,教育部召开学校安全事故处理机制相关情况会议上称“针对一些学校担心发生安全事故而取消体育课、社会实践的现象,有不当,也有无奈。”,不当的是学校对体育课的不重视,不按照国家课程安排的有关规定开课。无奈的是学校和教师害怕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而取消体育课、实践课,导致学生想上体育课也很难。
因此,有关专家认为,教育部等相关部门要从制度上保障体育课的开展,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厘清安全责任、完善保险机制、引入第三方调解方面去解决。但是我觉得还不够,还要从严厉打击校闹、维护教师合法权益、落实减负政策、取消职称制度等等方面入手,从上到下,从制度到实践多方面多角度,全方位的去保障体育课的正常开展。
其实各地体育课一直都在上,这个规定有点不伦不类。只是许多学校因为担心体育课上出现安全事故,把一些有可能会发生意外的项目取消了。
例如:跳鞍马,很容易摔跤,万一伤了学生不得了,不跳也罢。类似的还有即兴跳远、跳箱、掷铁饼、掷标枪,等等。这些项目取消了,学生是安全了,但许多运动学生不能训练,许多技能学生不能学习,真遗憾。
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法规,明确学校责任,让学校敢于开齐开全体育课。那种学生摔一跤、学校吃不消、老师吓得不得了的现象该改一改了。
我爸就是老师,我从小在学校长大,非常明白一个道理,其实在学校没人会比老师更关心孩子的安全因为在学校老师是第一责任人!特别体育课上真的都是从头盯着孩子就算自由活动,但是有的孩子真的皮爬上爬下总会有一些擦伤磕着碰着,这个时候讲理的家长会说没事没事孩子皮么,但是要遇见难缠的家长那真的头都被吵大,所以如果真的取消体育课我相信除了体育老师外,别的老师都应该挺开心的,哈哈哈
我是风儿清,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作为教师,我认为教育部的规定是正确的,学校不能因为安全问题减少体育课。但看了“校闹”的报道,觉得学校也有诸多无奈。
1.从课程设置上看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不仅关乎着自己的未来,也和国家的强盛息息相关。
体育课是学生学习体育技能,增强体质的重要渠道。教育部规定,小学生每天要运动一小时,小学一、二年级设置体育课四节,三至六年级设置体育课三节,每个年级都比原来增加了一节。还要求学校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这说明了体育课的重要性。为此,各学校尽力也增设了体育教师,以满足教学的需要。
2.从学生喜欢程度看
体育课是绝大多数学生喜欢的科目,特别是在小学。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是活泼好动,坐久了,能到操场上打球、跳绳、奔跑,学生觉得很开心,很好玩。孩子们早就盯着课表上那几节体育课啦。
当然,学校领导是不允许老师们占用体育课的,教育局领导来检查也很关注体育课开齐了没有?有没有其它学科占用体育课的情况?这说明从上到下,还是很重视体育课的。说到底也是关注学生的体能训练情况。
1.因为类似的“校闹”事件
类似这样的校闹,让学校无法正常教学,学校为了安全风险,无奈地减少体育课,甚至取消体育课。其实,出现学生的意外伤亡事件,老师是非常难过的,毕竟对很多老师而言,学生是如同自己孩子般的存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8岁女孩研学骨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8岁女孩研学骨折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