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东营黄河风情研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东营黄河风情研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东营市河口区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文化的地方,适合进行研学旅游。首先,可以去河口古城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游览古建筑和文化遗址。其次,可以去探索当地的自然环境,如游览黄河口湿地公园,了解湿地生态和物种多样性。另外,还可以前往当地的农村进行农业观光和乡村体验,了解当地的农业发展和文化传统。总之,东营市河口区有着丰富的研学旅游资源,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黄河的形成,经历了115万年前早更新世的古黄河孕育期、115万年至10万年中更新世的古黄河成长期、10万年至1万年晚更新世的黄河形成期。
在有历史记载的西汉至今的两千多年间,黄河先后两次选择从东营入海,时间总长达一千两百多年,每年向大海延伸2、2公里、造陆32、4平方公里的地理优势,胜利油田的开发,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的战略区位,国家黄河三角洲的综合开发,成就了1983年10月建市的城市——东营。
一直以来,黄河作为中国的母亲河,其周边的生态环境,人文风情,历史变革都深深影响了附近人民的生活和发展,东营便是其中一座蒙其眷顾受其影响的黄河入海口城市。
而聊到东营旅游,首推黄河文化馆,这是东营的第一家国字号场馆,也是东营乃至山东的文化新地标。
【馆中解密,黄河文化】
黄河文化馆,又称国家方志黄河分馆,是集藏书、阅览、研究、展陈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馆,也是东营市第一家“国字号”场馆。分壮美黄河、四季如歌、沧桑迭变、黄河体验厅、印象东营、胜利之歌、逐梦未来七个展厅及藏书阁,史料丰富细密,极具研学价值。整个场馆展陈紧扣黄河文化这一主题,采用现代化的声光调控技术,再现了黄河流域的历史人文特色。
一层展示主题为“ 黄河之水天上来”,主要表现自然黄河;二层展示主题为“万里黄河育中华”,主要表现黄河流域历史文化;而三层展示主题为“ 黄河入海流”,主要展现东营历史文化。层层相扣,逐层递进,更能深入了解黄河文明和东营的沿黄文化。
入门后走入序厅,目之所及便是一口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是个按照1:1的比例复制的珍藏品,体现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同时借助中国传统礼器—鼎的造型,与周边建筑共同诠释“天圆地方”“革故鼎新”“黄河之水天上来”等文化内涵。
进大厅先读大河赋,进而一直往里走,更是展现了一幅黄河两岸的壮美风光,令人叹服。
中国梦·黄河情——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暨“黄河落天走东海”。黄河文化馆是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和东营市三方共建、共享的综合性文化场馆,挂国家方志馆黄河分馆、东营市方志馆、东营黄河文化博物馆三块牌子,是东营市“国字号”场馆,由中共东营市委党史研究院负责管理运营。
参观科技馆的心得体会1
回忆起那天参观科技馆的情景,我又攥紧了拳头,暗下决心:做为祖国的花朵,我必须要好好学习,为祖国做出巨大的贡献,更就应从小保护环境,创造一个绿色的祖国,创造一个绿色的地球……
明媚的阳光和喜庆伴着我来到了北京科技馆。站在科技馆门口,放眼望去,上方是高大庄重的建筑物,下方是慢慢流动的人流结成了天然的一幅彩图。走进科技馆的大门,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空中挂着白球,形态不一,各种不一样的图案,有些天真可爱的女生蹦起来去够,但是怎样在各个展厅里,我还看到了“自行风扇”“磁圆盘”“体操机器人”“全息音响”“排箫”“虚拟排球”“虚拟翻书”等搞笑的项目。
穿过走廊,走进机器人的世界,那里有各式各样的机器人:会弹钢琴的机器人,会说话的机器人,还有会走路的机器恐龙……真有意思!
最有意思的是斜楼房,你一进去,就觉得头昏,失去重心,有的小孩一进去,就摔了一个大屁顿;再往前面走,就是一件黑色的房子,你一进去,你面一片漆黑,右面墙上有一种特殊的灯,务必用手有力拍才能亮,可好玩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东营黄河风情研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东营黄河风情研学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下一篇
南雅1714研学 南雅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