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学研部群昵称大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学研部群昵称大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2020年5月1日下午6时左右,中国传媒大学2017级动画艺术学研究生黄静怡同学在家不幸坠楼身亡。5月9日,自称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硕士黄静怡家属的网友@嘻嘻哈哈呵呵呼呼 发帖称,因为薛姓导师不同意送审毕业论文,导致黄静怡精神崩溃自杀。
5月10也就是今天,中国传媒大学发布了相关声明。在声明中,中国传媒大学证实了黄同学坠楼身亡的事实,并且对其表示惋惜,它也表示会仔细追查这件事的来龙去脉,给各方一个实事求是的回应。
5月10日,正是母亲节,但是黄同学却再也不能给母亲送上祝福了。五一,正是劳动小长假的开始,却成了黄同学生命的终点。究竟是有多绝望,才能让一个别人口口声声说的“未来可期”的研究生选择坠楼来结束生命?
作为家中唯一的孩子,黄同学真的可以说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父母都对她疼爱有加。本来不出意外的话,这个母亲节她会偷偷给母亲准备一份礼物,然后送上最真挚的祝福。可惜,这些都成了泡影,一去不复返,只能存活在回忆里。
为什么一个有着大好年华、锦绣前程的研究生姑娘,会选择自杀呢?事情真相真的就像那位自称是黄同学家属的网友说的那样吗?是因为她的导师一直不同意她的毕业论文送审,逼得她精神崩溃,最终走上了绝路?目前,还没有消息证实,只能慢慢等待。
考研,可以说是很多人的梦想。对于一个研究生来说,好的导师是多么地重要,可以影响着你的一生。可以有些不幸运的同学,碰到一些刁钻的导师,总是不满意你的毕业论文,鸡蛋里挑骨头,然后百般刁难你,让你去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东西,还总拿论文来打压你。但是你却没有办法,只能任其宰割。这样的导师,会毁了一个好学生。
我是燕园终身学习,我来回答。
5月1日,中国传媒大学即将毕业的研三学生黄静怡,一个26岁的姑娘,选择了在26楼坠楼,一个如花生命凋谢,让人痛心。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坠楼原因被认为是因为她所撰写的毕业论文不能送出去外审,不能参与答辩,这意味着,她的研究生学习会延期。
事件发生后,并没有迅速为公众知晓,校方并没有公布坠楼的消息,直到5月10日女生家属通过网络发布公开信,声讨黄静怡的研究生导师,坠楼事件才为公众所知。
家属在网上公布情况声讨信后,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公布了“情况说明”,表示学院在第二天就配合学校相关部门,启动了核查工作。
在坠楼到公布信息这10天时间里,不知道学校和家属之间发生过什么事情,但显然,家属对于学校的态度是不满意的,对于黄静怡的导师,则充满了愤怒,所以在公布的声讨信中,对其导师予以了强烈声讨。
在声讨信中,家属认为,黄静怡去世的直接原因就是因为毕业论文问题,因为导师不同意她的论文送审,即便是黄静怡将论文修改了多次,还给导师发了道歉信,苦苦哀求多次,但导师依然不同意,还把黄静怡拉入黑名单,坚持不同意论文送审;如果导师能搭理黄静怡一下,听取她的诉求,可能就不会走上绝路了。
家属认为,是导师亲手逼得自己的学生走上了绝路,黄静怡的生命是被导师亲手埋葬的。
从这封包含强烈情绪的声讨信来看,其中的基本事实是,黄静怡坠楼,与毕业论文不能送审,不能按期毕业有直接关系,而这,必然牵涉到她的导师,不能送审,是因为导师不让送审,不过,其中并没有说明导师不让送审的原因。
我们知道,研究生培养,实行的是导师负责制,研究生进入学校后,在校期间的培养方案、课题研究、小论文发表、毕业论文的开题、定稿,到送审、答辩等,无一不牵涉到导师,本质上说是需要导师负责的,没有导师的同意,这些事情都是不能完成的。所以,从这种角度说,如果证实黄静怡的坠楼与论文不能送审有直接关系,那么,这确实只能是因为导师不同意她的论文送审造成,而不能送审,当然意味着不能按期毕业。
问题的核心在于导师有没有故意刁难,而这个问题是查不明也说不清的。
这个问题反映出制度上的漏洞,因为是否送审由导师一人说了算,主观因素影响太明显。学生无法证明导师存在刁难的行为,导师无法自证不存在刁难的行为,这是一个罗生门,吃瓜群众只能通过现象去猜测。
如果改革一下送审制度,由集体决定是否送审,很多事情就好解释了。如果是集体讨论决定的话,如果通过不了,学生黄某就不能再认为导师存在刁难行为,而导师也可以为自己开脱,免受不白之冤。
具体到这件事情来看,最终得出结论应该让评审组对黄某递交的论文进行评价,如果评审组认为论文确实达不到要求,那说明导师让其修改是有道理的。如果评审组认为论文质量达到了要求,那么导师要求其修改的动机,就需要进行怀疑,到底是有不可告人的目的还是打击报复?
我个人倾向认为这起事件里导师存在故意刁难行为,具体结果等待调查结论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学研部群昵称大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学研部群昵称大全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