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泉州古城研学活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泉州古城研学活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3月4日、11日、13日、25日、27日 晚19:30 南音专场 3月13日、20日、27日 下午15:00 研学体验专场 3月18日晚19:30 《唐风宋韵》 3月20日晚19:30 《邂逅·丝韵》
演出时长:70分钟 演出地点:泉州市区新门街南音艺苑
线路01
都市生态休闲旅游线路:泉州少林寺--泉州森林公园--泉州鲜花港--领SHOW天地
线路02
亲子研学旅游线路:清源山风景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泉州市博物馆
线路03
海丝民俗文化旅游线路:蟳埔民俗文化村--美山天妃宫--文兴宫--江口码头--真武庙
任何一次疫情的发生,都会有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从发生、传播、爆发、拐点、下降到消灭,都是需要一个时间过程的。2003年的SARS传播也经历了超过6个月的时间。从目前的疫情进程来看,2月份已经出现初步的拐点,如果不再出现大规模爆发的情况下,疫情基本上会在6月份之前消灭。然而,疫情对于研学的影响是不可能只到6月份的,今年一整年应该都是研学的潜水期。
疫情对于研学最大的影响就是学校不能组图出行。而研学,研究性学习,就是需要带领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疫情情况下的研学,只能反其道行之,之前的出校我们改成进校。结合当前的传统文化进校园、科技进校园等各种进校园的活动,去打造新型的研学进校园活动。
研学进校园,和传统的讲座式课程式教学方法不一样,我们不能把景点搬进来,但是我们可以把产品搬进来,把实验搬进来,把实践模型搬进来。通过具体的产品,去拆分产品组成,通过具体的零部件,去引出产品的供应链,并且根据产品的属性,去教导学生的市场观,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产品供应体系、产业格局和生态模型。
比如在福建省泉州市,我们就可以通过产业研学来引导学生研学的升级。之前很多学校的研学都是出来到各个景点进行走访和学习,并没有深入到了解到本地的文化、经济和特色。而通过产业生态研学,结合企业生态,去开展诸如服饰文化研学、鞋业文化研学、水暖文化研学、石雕文化研学等等当地特色的产业文化研学。
疫情下的研学还有很多种方式,特别是疫情期间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教育、生物医疗教育等等相关课程,也可以初步的去以家长为核心进行短程的研学课程开发,但是无论做什么,都是要找好方向做好课程学好内功提升服务上下功夫,和学校做好良性的互动,撑过这段困难时期,才能够迎来更好的研学市场。
研学旅行 对青少年来说 是一件非常有教育意义的事情!但安全问题 组织过程严谨细化是非常重要的!疫情的出现 又对研学旅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怎样能让家长放心 安心 怎样协调 规划好各方面的衔接活动 怎样让研学内容 更深化 更具实践性!做一件事容易 但做好一件事很难!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泉州古城研学活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泉州古城研学活动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