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黔东南蜡染研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黔东南蜡染研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黔东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民间信仰类(6个)
侗族萨码节(榕江县)、
哥蒙的“哈冲”(黄平县)
二、民间音乐类(6个)
侗族琵琶歌(榕江县)、侗族大歌
(黎平县)、洪州琶琶歌(黎平县)
三、岁时节令类(11个)
4月9日,记者从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获悉,传习中心、展示馆、传承基地、传习所等四大类94个项目拟入选黔东南州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示时间为2020年4月9日至4月15日。
据了解,2019年中旬,州文化部门组织开展了第一批黔东南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的申报和评审工作,经专家层层评审,首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月9日正式出炉。在这四大类94个项目中,非遗传习中心11个、非遗展示馆10个、非遗传承基地44个、非遗传习所29个。每个项目来自均全州16个县市的县级非遗名录的项目,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及较大影响力,具备极高的历史、文学、艺术和科学价值,对于继承和发扬黔东南州各地优秀文化传统,促进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用我们的非遗文化吸引更多人到黔东南来了解、体验和学习我们的非遗文化项目,传承弘扬本土传统文化的同时让非遗文化散发出更多的魅力。”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巩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力争在全省、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工作中再创佳绩。
丹寨7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16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部引入小镇,包括石桥古法造纸、苗族锦鸡舞、苗族蜡染、芒筒芦笙祭祀乐等,在这里,你可以亲身感受到源远流长的非遗、民族文化与原汁原味的匠心精神。
楚剧与芦笙舞。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下辖的一个县,位于贵州东南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部。 全县面积938平方公里,下辖4个镇、2个村、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1个省级农业园区。
苗族是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广西、四川、广东、湖北等省区。 在黔东南和湘鄂川黔桂的交界地带(以湘西为主),有较大的聚居区,其他地方有小的聚居区,或与其他民族杂居,海南岛也有少量分布。1990年人口为739.804万人。苗族原是生活在中原地区的九黎族部落...…
苗族人,中华始祖之一蚩尤的后裔,远古时住在山东地区,与炎部落和黄部落都是亲戚关系,后内部矛盾激化,从而发生内斗,蚩尤死后,族人逃往大西南山区。我国大部少数民族都是炎帝和蚩尤的后裔。汉族人的来源也不一样,一部分源自黄帝部落,一部分源自炎帝部落,还有一部分源自蚩尤部落,所以说,中国56个民族绝大部分(个别非黄种民族除外),都有血缘关系。
苗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唯一的遺撼是没有文字。数千年来失传了很多的精华。前几年,贵州省有一个老苗医,贡献了一个秘方给一个制药厂。该制药厂奖励老苗医100,000,000元人民币。贵州日报曾经报道过。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黔东南蜡染研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黔东南蜡染研学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