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学 > 保和防务研学感悟 保和防务观后感

保和防务研学感悟 保和防务观后感

  • 研学
  • 2024-10-09 13:40:55
  •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保和防务研学感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保和防务研学感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评价张载?

纵观张载一生,让世人最津津乐道的就是“横渠四句”了,它道出了一个读书人最崇高的治学理想,为后世读书人树立了一个典范、一个丰碑。至于对他的评价,我个人认为他就是一个读书人,一生都在追求“修齐治平”路上的人。

保和防务研学感悟 保和防务观后感

张载(1020~1077),字子厚,因其家住陕西都县横渠镇,又曾在那里讲学,所以学者称其谓“横渠先生”。

宋天禧四年(1020年),张载出生于长安(今西安),其名出自《周易·坤卦》:“厚德载物”。

张载在父亲张迪病逝后,带着五岁的弟弟张戬,与母亲一起护着灵柩,欲跋山涉水归葬祖籍大梁(今河南开封),但因战乱滞留于郿县横渠。张载在为父守孝期间,日以继夜勤奋研学。

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年),年近二十一岁的张载写成《边议九条》,并向时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主持西北防务的范仲淹上书,陈述自己的见解和意见。不久,范仲淹在延州(今延安)军府召见了张载。

张载听取范仲淹的劝诫,苦读钻研儒家、佛家、道家、法家之经典,长年累月探究其深刻含义,为他的学说体系积淀了丰厚的底蕴。

嘉祐二年(1057年),三十八岁的张载赴汴京(今开封)应考。此次科举考试,被誉为千年科举“龙虎榜”,此榜不仅后来出了九位宰相,还涌现了名列唐宋八大家的苏轼、苏辙、曾巩,及宋代理学大家张载、程颢等,而此次主考官正是大名鼎鼎的欧阳修。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张载进士登第,先后任祁州(今河北安国)司法参军、云岩县令(今陕西宜川境内)著作佐郎、签书渭州(今甘肃平凉)军事判官等职。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神宗召见张载,问他治国为政的方法。

当时王安石执政变法,想得到张载的支持,但为张载婉拒,遂渐引起了王安石的反感。后张载其弟张戬因反对变法而与王安石产生激烈矛盾,于是张载便辞官回到郿县横渠。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张载完成《正蒙》一书,这是他的代表作,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典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保和防务研学感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保和防务研学感悟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