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竹文化研学总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竹文化研学总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成都市武侯区望江楼公园以其丰富的竹类资源和红梅盛景脱颖而出。公园两岸的千株梅花沿江怒放,红梅朵朵挂满枝头,与锦江的潺潺流水相映成趣。在空闲时来赏赏红梅,在悠闲中晒晒太阳,品味一碗盖碗茶,实在是春日里的一大享受。
成都市兴隆湖湿地公园,这里的郁金香花海更是美不胜收。上万余株郁金香在春风中摇曳生姿,红色、黄色、紫色等各种颜色的花朵交织在一起,仿佛让人坠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油画世界。漫步于花海间,随手抓拍,就是一张氛围感满满的文艺大片。
万花·拾景园是成都温江区一处多功能文化景观园,也是成都唯一一家以园林为主题的青少年社会实践研学基地。这里栽植有紫薇、红枫、银杏、樱花等十大花木,建有“枫林诗路”“紫薇翁居”“曲池风荷”“听风林隐”等十处景观,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目前,可以观赏的花有紫藤、绣球、红枫、垂丝海棠(接近尾声)。
我国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是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11.5平方公里,距西湖5公里。这里的气候很温和,雨水非常充沛,日照时间也比较长,一年四季非常分明。由于公园里的气候好,很适合植物生长和动物繁衍生息,因此有非常多的植物种类和动物种类。
我们国家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是位于杭州市西部的西溪湿地公园。
这湿地公园距西湖不到五公里。现在已经修建的很好了,景色很美。曾经有很多电视剧在那里取景。
湿地公园好比是一个城市的肾脏,能通过湿地的发酵,把不好的东西分解掉,让城市更环保。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的湿地公园是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西部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距西湖不到五公里,总面积近十二平方公里,是一座罕见的城市次生湿地。它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朴实无华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曾与杭州西湖、西泠印社并称为杭州“三西”,是国内首家集城市湿地、农业湿地、文化湿地、为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分为东部湿地生态保育培养区、中部湿地生态旅游休养区和西部湿地生态景观封育区。并于2009年11月3日入选世界重要湿地名录,2012年1月10日被评为5A级景区。2016年12月,被评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在四、五千年前,西溪的低湿地带,如受到天目山春夏洪水的冲刷,此处即为湖,而在旱季,湿地即出现。因隐而生的湿地现象,可称之为初生期。南湖的形成时期自东汉武帝时期开始,至唐末五代,已有一千多年之久,是西溪湿地的形成时期。
至宋元时期,朝廷于988年,即宋太宗端拱元年在此建置西溪镇,这也是西溪进入新阶段的开始,也说明西溪是一个千年古镇。明、清两代,西溪两岸的社会经济文化,都有了长足的进步,鱼养蚕、种竹培笋、茶果、农副业等,已成为市郊农业的特色。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全长一百多公里,约百分之七十是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河道如巷,河道如网、栉比鱼塘、诸岛棋布;土地绿化率达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土壤主要是红壤、岩性土、水稻土3种土类,这些土壤中,红壤和水稻土分布最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竹文化研学总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竹文化研学总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